“我们正在进入太阳天文学的黄金时代,许多重要太阳望远镜正在上线。”Maria Kazachenko说,她是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太阳物理学家。这些望远镜中还包括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和欧洲航空局的太阳轨道探测器(Solar Orbiter ,2020年发射),它们都在围绕这颗恒星运行中收集数据。
接下去几年里,太阳将进入一个高度活跃的阶段。DSRT收集的射电频段数据,能完善补充其他频段工作的望远镜收集的信息。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发射了至少4枚太阳观测卫星,包括10月发射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在紫外和X射线波段研究太阳。“中国现有的设备可以观测太阳所有层面,从表面到最外层大气。”北京大学的太阳物理学家田晖说。
南京大学太阳物理学家丁明德说,中国的各个望远镜,还能为其他时区无法观测太阳活动的望远镜提供重要的太阳活动数据。他补充道,太阳研究需要全球合作。
恒星爆发
DSRT这样的射电望远镜,通常对于研究太阳外层大气(日冕)中的活动非常有用,如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这些是来自日冕的热等离子体的巨大喷发,发生于太阳扭曲的磁场“弹开”和随后重连期间,当CME期间释放的高能粒子冲向地球时,导致的“空间天气”会损坏轨道卫星,破坏地球电网。
2月,一次较弱的CME破坏了加利福尼亚航空航天公司SpaceX发射的40个星链通讯卫星。“随着空间里有越来越多的卫星,我们越来越需要更好地预报空间天气。”丁明德说。
Kazachenko说,预测空间天气仍然很难。DSRT拥有宽视场,至少比太阳的盘大36倍,这将使望远镜能够追踪CME的发展,观测高能粒子如何在空间传播,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DSRT首席工程师阎敬业说。“有了这些信息,我们或许能预报日冕物质抛射是否以及何时会到达地球。”
DSRT的313个天线使之可以实现高灵敏度,以更好地预报空间天气。这一巨大阵列有可能捕捉到较弱的高能粒子信号,这些信号可能会被相同频率范围(150兆赫兹到450兆赫兹)下天线较少的阵列遗漏,例如法国南茜日像仪(拥有47个天线),阎敬业说。
阎敬业说DSRT的观测数据将提供给国际科研人员使用。负责DSRT运营的中国的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计划在夜间开放望远镜供其他类型的观测,例如脉冲星研究。中国还在四川的青藏高原建造一个新的光学望远镜,预计于2026年完工。